影响油价走势的五个因素

2016年11月21日

  前一段时间,油价曾突破50美元/桶似乎给死气沉沉的油气市场带来了一点希望。关于油价未来走势,各机构意见各异,但悲观者依然占多数。油价的涨跌归根结底是对未来供需的预期。从需求端看,原油需求大户中国和美国的需求前景都不太乐观,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美国市场有加拿大和墨西哥上演“生死博弈”,且其已逐渐从油气进口国变为出口国;而气候变化刺激下的汽车革命也在改变全球原油需求版图。从供给端看,欧佩克成员国之间因利益博弈是否能执行减产协议存疑,美国因技术革新和工艺优化实现低成本开采页岩油更为未来油价前景埋下了变数。

  影响因素一:中东五国对低油价的承受能力

  中东产油国对国际油价的承受能力是其减产协议能否达成的关键,同时也是国际油价涨跌的重要决定因素。2014年油价下行以来,欧佩克除中东地区以外的成员国都比较被动,委内瑞拉处于经济困难中,尼日利亚、利比亚冲突不断。所以,中东地区的沙特、阿联酋、伊拉克、伊朗和科威特对低油价的承受能力就成为关键。

  财政压力

  中东五国中,伊朗和阿联酋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较低,伊拉克、沙特和科威特较高,其中尤以伊拉克对石油经济的依赖最严重,2015年政府收益的90%均来自油气。在国际油价下行过程中,沙特和科威特的油气收益降幅最大,且石油收益较非石油收益下降更快,非石油收益一直相对占比较低。阿联酋的政府收益来源较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更广泛。伊朗对石油收益的依赖最轻,因为西方国家2011年以来对其实施制裁抑制了石油产量,也促使资金流向非石油领域,减少了其对油气收益的依赖。与其他中东国家相比,伊朗的税制更复杂,来自非石油领域的税收较多,包括金属、化肥和服务行业,以及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等。

  根据咨询公司伍德麦肯锡的预测,油价长期低迷将对中东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长期走势将产生不利影响。中东各国如果致力于改变单一石油经济的现状,国内经济仍有潜力长期增长。但低油价可能影响各国经济多元化进程,因为大部分公共投资仍需石油收益“买单”。

  伍德麦肯锡预测,到2020年,中东各国GDP增速将较前5年有所下降,其中伊拉克和沙特降幅最大,伊拉克将从年均5.5%降至2.8%,沙特将从5%降至1.9%。伊朗将逆势而行,因制裁取消,其GDP增速到2020年将达到4%,而2011~2015年,制裁导致其每年GDP增速以0.3%的速度下降。

  尽管中东各国政府努力减少政府支出,但与石油相关的收益剧降仍使其出现财政赤字。除伊朗外,其余4个国家近3年的政府支出都有明显下调,投资预算也大减。

  2016年可能是沙特、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财政赤字的低点,油价略微回暖减轻了财政压力,但未来几年,能否实现财政结余尚难预料。比较而言,伊拉克和沙特2016年的财政赤字甚至大于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当时德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财政赤字分别占其GDP的3%、9%、10%和11%。而中东五国中,表现最好的可能是伊朗,但也有4.3%,伊拉克和沙特则分别高达20.3%和20.4%。

  应对财政赤字

  对中东五国而言,应对财政赤字的关键是拥有大量储备进行缓冲,以及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机会。伊拉克几乎完全没有储备,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机会也有限;沙特的储备已迅速缩水;阿联酋和科威特多年来都通过主权财富基金收益来应对赤字,但因多用于投资,流动资产减少,导致对资产价格形成短期压力;伊朗储备虽少,但赤字也低,储备是赤字的8倍,暂时无忧。就政府债务来看,伊拉克负债最多,加上低油价和国内武装冲突影响,政府压力最大。

  伍德麦肯锡认为,即使拥有丰厚的储备,中东五国政府也应增加发债。2016年以来,沙特和阿联酋都尝试从债券市场获取资金。伊朗正从长达14年的放逐中回归国际债券市场,但美国财政部现行的国际融资交易制裁仍将限制国际银行涉足伊朗。

  伊拉克储备有限又无法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只能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央行解决其预算赤字问题。伊拉克发展基金目前低于10亿美元,2012年尚有180亿美元。2015年10月,伊拉克因投资者要求11.5%的收益太高而取消了20亿美元的国际债券发行。2016年7月,伊拉克接受了IMF的53亿美元3年期贷款以稳定经济。